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268.“以实玛利的长子尼拜约;基达、亚德别、米比衫;米施玛、度玛、玛撒;哈大、提玛、伊突、拿非施、基底玛”表示构成属灵教会,尤其外邦人当中的属灵教会的一切事物。这一点从此处给出名字的这些人的代表清楚可知:其中一些人在圣言的别处,尤其在预言部分再次被提及,如尼拜约、基达、度玛、提玛。在那里,他们表示诸如构成属灵教会,尤其外邦人当中的属灵教会的那类事物。此外,这一点从他们是“十二”个人明显看出来,因为“十二”表示构成信,因而构成教会的一切事物,如下文所示(3272节)。因此,25:16说,他们“作了他们列民的十二首领”。
尼拜约和基达代表那些构成属灵教会,尤其外邦人当中的属灵教会的事物,也就是说,代表属灵教会的良善和源于这些良善的真理,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成群的骆驼并米甸和以法的独峰驼必遮蔽你,来自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要奉上黄金乳香,又要宣扬耶和华的赞美。基达一切的羊群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绵羊要服侍你。它们必上我的祭坛蒙悦纳。(以赛亚书60:6-7)
这在至高意义上论及主,在相对意义上论及祂的国度。“基达的羊群”表示属灵良善,因为“羊群”是指属灵良善(参看343, 415, 2566节);“尼拜约的公绵羊”表示属灵真理,因为“公绵羊”是指属灵真理(参看2833节)。
“基达”就是阿拉伯或亚兰伯,这一点从下面的经文明显可知。阿拉伯或亚兰伯因以实玛利的儿子而被称为“基达”,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这两节经文提到的名字是指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民族,它们都以亚伯拉罕的儿子和孙子来命名,如米甸、以法和示巴(对此,参看25:2-4),以及此处的基达和尼拜约。
以西结书:
阿拉伯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手下的客商,用羊羔,公绵羊,公山羊与你交易。(以西结书27:21)
这论及推罗,也就是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的人;“推罗”是指这些人(参看1201节)。“阿拉伯”表示属灵良善,“基达的首领”表示属灵真理。“羊羔、公绵羊、公山羊”表示属灵的良善和真理。
耶利米书:
你起来上基达去,使东方之子荒废。他们的帐棚和羊群,都要夺去,将幔子和一切器皿,并骆驼为自己掠去。(耶利米书49:28-29)
这论及“基达”和“东方之子”所表示的属灵教会的荒废。“帐棚和羊群”表示该教会的良善,“幔子和器皿”表示该教会的真理。“帐棚和羊群”,以及“幔子和器皿”都表示敬拜的神圣事物;而敬拜的一切神圣事物都关乎良善和真理。
而另一方面,旷野中的阿拉伯人和基达人代表那些因缺乏良善而缺乏真理的人,如以赛亚书:
巴比伦必永远无人居住,阿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棚。(以赛亚书13:19-20)
同一先知书:
愿旷野及其城邑,并基达人居住的村庄,都当扬声。(以赛亚书42:11)
耶利米书:
你坐在道旁等候他们,好像一个在旷野的阿拉伯人。(耶利米书3:2)
诗篇:
我有祸了,因为我寄居在米设;我住在基达的帐棚中。(诗篇120:5)
以赛亚书:
底但人的旅行队伍啊,你们必在阿拉伯的森林中过夜。 提玛地的居民哪,拿水来迎口渴的人;拿饼来接逃亡的人。因为他们逃避剑和出了鞘的剑,并弯弓与战争的重灾。主如此对我说,一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基达的一切荣耀都必消没。基达人的勇士的弓箭剩下的数目(必稀少)。(以赛亚书21:13-17)
“在阿拉伯的森林中过夜”表示在真理上的荒废;“底但人的旅行队伍”表示那些处于知识或认知的人(3240, 3241e节);“提玛地的居民”表示那些处于简单良善,就是诸如正派的外邦人所拥有的那种良善的人;显然,他们是被称为“提玛”的出身于以实玛利儿子的人。“基达”表示那些处于简单真理的人;论到他们,经上说“他们逃避剑与战争的重灾”;这句话表示他们不会经历试探的争战,因为他们不再处于良善。
耶利米书:
你们且过到基提海岛去察看,打发人基达仔细查考,看曾有这样的事没有?是否有一个民族换了神,其实这不是神。(耶利米书2:10-11)
“基提海岛”表示那些更远离敬拜的人,也就是处于简单良善,并由此处于属世真理的外邦人(1156, 1158节);显然,“基达”也表示这些人。
同一先知书:
我就从耶和华的手中接了这杯,给耶和华所差遣我去的众民族喝,底但,提玛,布斯和一切修剪鬓角的;阿拉伯的众王,住旷野的西方众王。(耶利米书25:17, 23-24)
这也论及属灵教会的荒废;除了其它名字外,这属灵教会还被称为提玛和阿拉伯。由此明显可知,“提玛”和“阿拉伯”一样,表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然而,众王和城邑被归于阿拉伯,而首领和村庄被归于基达。
除此之外,以赛亚书(21:11)也提到度玛。这些民族之所以表示构成属灵教会的事物,是因为属灵的古教会也存在于他们当中(1238, 2385节);虽然他们的教义和仪式各不相同,但他们仍形成一个教会,因为他们把仁而非信作为本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于仁爱消亡,所以与他们同在的教会的这个特殊特征也消失了。尽管如此,他们继续代表一个教会;只是他们的代表照着一度存在于他们当中的教会形式或方面而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何当圣言提到这些民族时,所表示的不是这些民族,仅仅是曾存在于他们当中的教会的总体属性或形式。
71.灵人与木星居民说话,并教导他们,以及若他们作恶,就严惩他们,这在木星是很平常的事。对此,他们的天使告诉我大量细节,所以我想依次讲述这些经历。灵人之所以能与木星人交谈,是因为他们花大量时间思想天堂和死后的生命,相对来说,很少关心世上的生活。他们知道,他们死后会继续活着;到那时,其状态的幸福取决于他们在世时所形成的内在人的状态。在地球的上古时代,与灵人并天使交谈也是平常事,原因是一样的,即:他们大量思想天堂,很少思想世界。但随着时间推移,与天堂的直接交流中断了,因为世人从内在变得外在,或也可说,他开始大量思想世界,很少思想天堂。当他不再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或人本身是一个死后仍活着的灵时,更是如此。因为当今时代,人们都以为身体凭自己拥有生命,也就是说,靠自己活着,而不是靠它的灵活着。因此,如今人们若不信带着身体复活,就根本不信有复活这回事。
第二十章
2495.前面多处已经阐述和说明,圣言包含一个内义在里面,这内义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内义的性质从自创世记第一章开始直到此处所给出的解释清楚看出来。尽管如此,由于如今,就连相信圣言的少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内义的存在,所以让我来提供更多的证据。
主对时代的完结,也就是教会的末期描述如下: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 马可福音13:24-25)
此处“日头”不是指太阳,“月亮”不是指月亮,“众星”也不是指众星;相反,“日头”表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月亮”表示从爱和仁获得的信,“众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这在前面已经说明(31, 32, 1053, 1521, 1529-1531, 2120, 2441节)。因此,主所说的这些话表示当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到来时,爱或仁和由此而来的信将不复存在。
主在先知书所说的类似的话表明,这就是它们的含义,如以赛亚书:
看哪,耶和华的日子临到,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以赛亚书13:9-10)
这也论及教会的末期,或也可说,时代的完结。约珥书:
一个黑暗、幽冥的日子,一个密云、乌黑的日子。地在祂面前颤抖,诸天摇撼,日月昏暗,星辰收回其光辉。(约珥书2:2, 10)
此处的意思也一样。同一先知书: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约珥书2:31)
又: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日月昏暗,星星也不再发光。(约珥书3:14-15)
以西结书: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住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天上的发光体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以西结书32:7-8)
启示录: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观看,见有大地震,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得像血,星辰坠落于地。(启示录6:12-13)
又:
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以致它们的三分之一黑暗了。(启示录8:12)
这些经文清楚表明,主在福音书中的话和在先知书中的话涉及同一件事,即:末期既没有仁,也没有信;这就是内义;这一切从以赛亚书看得更清楚:
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掌权。(以赛亚书24:23)
这里的意思是说,信,也就是“月亮”,要蒙羞;仁,也就是“日头”,要惭愧,因为这就是它们的处境;经上不可能论到月亮和太阳说,它们要蒙羞、惭愧。但以理书:
这公山羊有一角,向南、向东渐渐成为强大;它渐渐强大,直达天象,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并践踏它们。(但以理书8:9-10)
谁都能明显看出,此处“天象”不是指天象,“星宿”也不是指众星。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